趕盡殺絕?
信息經文:申命記 7:1-5 ,「 1 耶和華 ─ 你神領你進入要得為業之地,從你面前趕出許多國民,就是赫人、革迦撒人、亞摩利人、迦南人、比利洗人、希未人、耶布斯人,共七國的民,都比你強大。 2 耶和華 ─ 你神將他們交給你擊殺,那時你要把他們滅絕淨盡,不可與他們立約,也不可憐恤他們。 3 不可與他們結親。不可將你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,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; 4 因為他必使你兒子轉離不跟從主,去事奉別神,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,就速速地將你們滅絕。 5 你們卻要這樣待他們:拆毀他們的祭壇,打碎他們的柱像,砍下他們的木偶,用火焚燒他們雕刻的偶像。」
這題目很難聽,而且這種做法(或說法)也一直是猶太人、希伯來人或基督徒、清教徒,對於原住民和印地安人的一些讓人詬病之處,覺得基督徒怎 麼這樣,神怎麼會這樣吩咐他們做這種事?
今天一般人強調的是:和平共存、和平相處、彼此對話、接納、包容、欣賞,甚至在宗教之間也是,大家互相欣賞。
我承認我們對聖經的理解(和做法)常常會有錯誤,甚至承認當時以色列人如果聽神的話要把迦南人消滅掉,就算沒有聽錯話,這樣做,恐怕不一定 適用在今天。但是,聖經上這些話我們要怎麼理解?當時的人要怎麼理解?今天要怎麼理解才對?希望我們基督徒能從這裡面學到功課。
到一個流奶與蜜之地(就是耶和華要給我們的產業之地),要做的事是:把原來住在那地上的人全部趕出去,通通殺掉,滅絕淨盡,不能跟他們有任 何來往。
我先說,以色列人沒有聽這話,沒有把他們完全趕出去。不管沒有趕出去的原因是不是因為迦南人太強大,趕不出去,而不妨向他們多多學習;或者 是慢慢對上帝的話不放在心上,而跟他們來往,結果就學了當地的風俗,漸漸離棄了上帝?但他們離棄上帝,不是一開始就把上帝丟掉,然後去拜其他 神明,而是也拜上帝,也拜其他的神明。
因此,我覺得今天我們基督徒一定要非常肯定聖經的原則。當然我們沒有資格肯定或否定聖經,是聖經來肯定、否定我們,我的意思是:即使我們覺 得聖經這段話很難、很不合理,希望我們還是尊重這是上帝的話,全權的信服。當然,怎麼去瞭解和運用,我等一下會講。
以色列人的確慢慢在覺得自己強大以後,就漸漸遠離了上帝。在歷世歷代中的個人、團體,也都有這樣的麻煩。我看過在神學院裡、神學家(可能我 們華人特別有這種危險),年輕、念大學時,信仰很保守:唯獨耶穌,唯獨十字架,人是罪人,完全需要上帝的拯救;後來變成偉大的大神學家後,卻 覺得要互相尊重。
我最近也看到一位神學家說:「我們是香港很大的神學院,特點就是互相包容,我們跟道教、佛教徒要做很好的朋友。」也聽說趙鏞基牧師最近也在 佛教學院講:「如果說基督教是獨一真神,那是一種狂妄和自大。我們不應該這樣,神對每個宗教都有祂的啟示、恩典。」
如果是這樣,我只能很遺憾的說,這是離經叛道,是要下地獄的;不只自己下地獄,還把別人帶到地獄裡去;這是違反我們的信仰。然而,現在大家 似乎覺得不這樣做不行;我們這時代,怎麼能這樣凶惡、對別的宗教那樣霸道?
我覺得我們華人有一個特點,就是很沒有自信。沒有自信不是壞事,我們信靠神就好,但一個很不好的特點就是:「大家都這樣做,我就不敢不這樣 做;大家都穿這樣,我就要穿這樣。」我們不大有自己的定見、想法,包括在信仰上我們不太能夠持守:「如果大家都這樣,我就這樣,我不要落後、 不要被人排斥。」包括現在一些年輕人,看起來好像什麼都不甩,但他們心裡怕得不得了,生怕被他們的同儕棄掉。
希望各位弟兄姊妹能持守純正信仰。我們承認自己是罪人,絕對不是排斥別人,但我們一定要學習倚靠上帝、彼此扶持,因為一個人再怎麼堅強,都 有軟弱的時候。
我看到很多這些華人神學家,在保守的時候是一馬當先,非常保守,但在前進時也是一馬當先,因為他們就是怕跟不上潮流。現在的潮流是靈恩,他 就要靈恩;現在的潮流是要查經,大家都拼命查經;現在潮流如果是養狗,我們每個人都來養狗;現在潮流如果是看連續劇,我也要看,免得在辦公室 跟不上別人。我發現在神學院也是這樣,最新流行的是什麼,就生怕跟不上,好像會被人家笑。
我們怕自己錯誤,這也不一定是壞事;願意學習,甚至是很好的事;但我仍說,求主讓我們真是在被神的揀選當中,能堅持神的教導和恩典,再沒有 什麼比神更可愛、更可怕的了。如果你得罪神,那全世界沒有什麼東西能救你;如果你在神的恩典慈愛中,全世界沒有什麼好處你會沒有,而且沒有什 麼能夠害你。
神把以色列人帶到最好的地方去。從這裡來看,真是看到神的恩典非常豐富。從創世記第 10 、 11 章就看過:迦南地這塊流奶與蜜之地,在以色列人之前千年,就已經給了迦南人了;神給了他們這麼多的恩典,把這麼好的地方給他們,一直讓他們享受了這麼久。 後來我們也看到神把這塊美地從以色列人手中奪走,給了其他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。也就是神的美好,是願意給人的,但當人不能按著神的心意去持守 這些美好的時候,神就會另外再給別人,不管是美地、美麗、聰明、智慧等等,都是如此。
神把這麼好的地方給了迦南七族,而且給了這麼久;在時間上來說,比給以色列人還要長。我們不能說神不慈愛、不憐憫,祂實在是把陽光、空氣、 雨水賜給每一個人。但我們一定要記得:當神給人機會,而人如果學壞,神會收回。
這世界上是有邪惡的,魔鬼一直在教的是: 「不要走極端」 (那是他們所謂的,但我們說那是「沒有立場」)、 「不要把人想得那麼壞」 (包括異教徒)。我們當然不是把人想得那麼壞,我們想別人、想自己,都看得合乎中道,甚至魔鬼,我們都不把牠想成過於聖經所描述的;牠能做什麼、不能做什 麼,都在神的手中。
我一再講過,不信主的人、異教徒,神在他們身上也有恩典;我們罪人,神在我們身上也有恩典。但我一定要強調:之所以說「人有罪,壞到極處、 墮落到極點」,意思是說:我們靠著自己,是沒有辦法到神那裡。這就是關鍵的地方。
而神又常常給我們各樣恩典,使我們可以讀書、做很多事,但我們需要記得:一旦沒有神托住,我們就垮了。人的罪惡就在這裡:不知道你沒有神就 完蛋,但是我們人常常就是覺得可以不要那樣的倚靠祂。其實我們的罪惡很深,就是在於我們不能自立和自主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強調人是有罪的。不 是說人不能因著神的恩典做一些好事,能!但我們強調,人沒有神的這些恩典時,真是完全沒有辦法。
相對的,另一個極端(神學家不喜歡講的,但我一定要強調的)就是不喜歡把神講得那麼偉大。我們一定要講神很偉大,祂在每件事上看顧、照顧、 掌管我們。當人慢慢覺得我沒有那麼差,同時神沒有那麼棒的時候就糟糕了。
其實所有的偶像、異教都是這樣,他們說,「我們也信神,但這神不是掌管萬有的;我們也覺得人有缺點,但沒有像基督教、聖經講的那麼爛」,慢 慢地就被迷惑、被帶過去;然後又覺得我這樣是孤僻、沒有朋友、不合群,所以就越來越往那邊走。
甚至我看很多基督徒,一旦背道起來,比非基督徒還要更快。大概所有的背道者,都是曾經非常強烈受基督教影響的;受了影響,然後背道,就更離 棄神。尼采就是這樣,他父親是路德宗的牧師。他有那樣的環境,經驗過主,然後背棄了,就很難叫他回來。
回到神給以色列人產業,神把這麼美好的地方給我們,讓我們享受、充足,這充分的享受就讓我們要更堅定、完全的倚靠上帝。之所以要把這些人趕 出去,不是說這些人本身比我們更壞。我們一定要承認,我們跟其他宗教的人比起來,絲毫沒有更好,但我們有個長處,就是我們有主;他們有個短 處,就是他們沒有主,那就是生死之別了。而且,他們不但沒有主,還容易影響我們。
要瞭解申命記(或整個舊約)神要以色列人這樣的做法:「務要把仇敵通通趕盡殺絕」,這意思不是說我們比他們好,所以把他們通通殺掉。的確在 當時是這樣做了,我也多次解釋過,這不一定是最壞的事。一般認為人死就是最壞的事,但如果讓他們早一點離開世界、少做一點惡,能在地獄裡少受 一些苦,其實早一點死並不是最壞的事。
那時候沒有這種「和平共存」的觀念,而且也不可能長期的和平共存,而問題就在這裡:神要我們不要被他們影響。所以這經文可以把它瞭解成:我 們要更積極努力的去對人傳福音,不要不去影響他,在他面前有所懼怕。
譬如:「我的生物老師好有學問,他說達爾文進化論是對的,我哪裡敢講什麼?」「我 那哲學 老師,他好懂思想,他說我們中國人所信的比基督徒要棒得多,我哪裡敢講什麼?」
的確,我們沒有學問就說沒有學問,不要自充英雄,但我們知道的,就要能夠講。全世界最有學問、最棒的老師,他不能跟一個小孩子講說:「你媽 媽不愛你?」為什麼?因為那小孩子自己知道。記得那瞎眼的人跟猶太人講的話,「你說耶穌是不是壞人,我真的不知道,但我知道一件事,我曾經瞎 眼,但耶穌醫治我,我現在可以看見了。」
也就是說,我們能不能在每個人面前很堅定的說:「我辯不過你,我沒有你的學問,但這位神是又真又活的。」我們不因此輕看學問、辯論,但要強 調的是:我們需要靠著聖靈,真的認識祂,越來越認識這位上帝。
其實,對以色列人(也是我們每個人)來說,這些國民這麼強大,已經顯出的是上帝的恩典,讓他們很強大、很享受。第二個,你能夠把他趕出去, 是神給你更大的恩典和祝福。你能把他趕出去,就表示他不足畏懼,自己的弱點也不足擔心,只要倚靠上帝的話,就一切都可以 OK ,所以你要把他趕出去。趕出去就表示神對他們的忍耐到盡頭了,神給你恩典,你要把他們趕出去。當然,更重要的就是:你不要被他影響;如果你跟他朝夕相處, 是容易被他影響。
我們也都會這樣教孩子,比方,兒子在看暴力電視,你說,「兒子,不要看這些東西,會受影響。」他說,「不會的,我知道這些是假的。」但你知 道不可能,我們人都是會受影響。現在流行長,你就長;流行短,你就短;流行什麼顏色,你就跟著。即使覺得這不好看,自己穿這個也不好看,但大 家都這樣,我也只好這樣。男人也是一樣,流行喝紅酒,大家就都要喝,我也不知道這有什麼好喝。一窩蜂的去看藝術展,也都一副很懂得樣子,因為 怕人家說你沒水準。
求主幫助,讓我們被祂的話來影響;我們知道什麼是真理、善良,好好的倚靠上帝。我再次說,一定要謙卑的學習,包括那些不信主的人,神都給他 們很多恩典,我們需要學習,但那基本的倚靠上帝,是不能改變的。
然而我們墮落的人,除非神特別憐憫,而且在祂的憐憫下,我們養成了這好習慣,否則我們就不大喜歡去倚靠、親近、喜悅上帝,而喜歡去倚靠、親 近、喜悅其他的東西。
應該是從伊甸園開始就有這毛病,我能夠離開神遠一點,多一分自主;甚至不要自主,多一分其他人對我們的影響力,好像都覺得這比較好。人就好 像一個想快快離開家、獨立自主的小孩子。小孩子這樣,不一定是壞事,甚至有些地方是對的;我們人有這樣獨立自主的心,也不是壞事,但想要遠離 上帝、獨立自主於上帝之外,就很麻煩,而我們就是容易這樣。而這種「獨立自主於上帝之外」,最好要學的就是那些比我強大的鄰居,天天跟他吵也 不好,就學他吧。
因此,神吩咐把迦南人滅絕,最重要的是:不要受他們的影響。如果你不主動把上帝放在心裡,活出一個能主動影響、叫他們羨慕的生活,他就來影 響你。我們不能保持中立的,不能說魔鬼一邊、上帝一邊,我們有時這邊站站,有時那邊站站,不可能!要就是站在上帝這邊,不站在上帝這邊,就是 站在魔鬼那邊。一定要讓主的愛常常在我們心中,使我們能夠把這些邪惡不好的東西去掉。
所以,對這種「把異教徒趕盡殺絕、祭壇通通燒掉」,我覺得在任何時代最正確的瞭解(希望我這不是靈異解經,而是對每個人的應用)是:把我們 心中那些對上帝的不愛,都趕出去,不要留一點點;就算留下一點點,它也可以捲土再來。
這種「趕出去」,在加拉太書,保羅就引了舊約聖經上的事來告訴我們。亞伯拉罕的家裡有兩個妻子,夏甲和撒拉。夏甲是奴隸,撒拉是自主的婦 人。我們真的要得到自主、自由,就不要作自己情慾的奴隸,要作神的奴僕;我們若不是作神的奴僕,就變成情慾的奴僕。
加拉太書 4:29-30 , 「當時,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,現在也是這樣。然而經上是怎麼說的呢?是說:把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!因為使女的兒子不可與自主婦人的兒子一 同承受產業。 」
這道我曾經講過,就再稍微重複一下:保羅講這段話,實在我們會說,第一,沒良心,第二,沒知識。沒良心是:怎麼可以把人家連的孤兒寡婦趕出 去?沒知識是;他講的好像完全不合歷史。
保羅在加拉太書 4 章講這件事的歷史是:神叫亞伯拉罕把他的妾夏甲,和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趕出去。這事是怎麼發生的?我也簡單講講:
亞伯拉罕原來只有一個太太撒拉,但撒拉一直不會生。有一天撒拉就跟亞伯拉罕講:「我不會生孩子,你就跟我的使女夏甲結婚,生出來的孩子可以 除掉我的羞辱。」這算是最早的一個代理孕母,「你幫我生,兒子可以歸在我的名下。」亞伯拉罕就娶了夏甲,生下以實瑪利。這時撒拉都還是一直沒 有小孩,後來到亞伯拉罕 100 歲時,撒拉終於替他生了一個孩子。
在創世記 21 章就講到,有一天這孩子 , 正室撒拉所生的以撒,斷奶,亞伯拉罕很高興,就擺了豐盛的筵席請客。我們今天是滿月時有吃東西的習俗,他們是斷奶,大概是兩、三歲。在這筵席上,以實瑪利 看到這個同父異母的小弟弟,就笑了。這一笑,撒拉就很生氣,叫亞伯拉罕把他們趕出去。她講得好毒: 「你把這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!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。」 亞伯拉罕就很煩惱。
各位一定要記得,撒拉是很霸道的女人,所以亞伯拉罕可能有一點怕她。夏甲可能是他們逃到埃及時買的一個使女,年輕得多,可能 40 歲以內(以實瑪利這時 17 歲,所以媽媽大概不到 40 歲)。
說來夏甲沒有功勞,也有苦勞,而以實瑪利又是長子,跟亞伯拉罕在一起已經 17 年。現在撒拉看到以實瑪利跟以撒笑一笑,就想到很多事情(媽媽想這些東西想得很快的),就趕快要把他們趕出去。亞伯拉很憂愁。
這樣看來,似乎保羅在加拉太書裡講得很不對,就是明明是夏甲和以實瑪利這一對外傭母子被趕、被逼迫,逼迫他們的是撒拉,結果保羅說是撒拉和 她的兒女被逼迫了。這沒有良心,也不符合事實。我們當然相信聖經沒有錯,也不要強解,不過先把故事講完再來解釋。
撒拉說把他們趕出去,亞伯拉罕捨不得,也不忍心,在一起這麼久了。我們難過的事:上帝就跟亞伯拉罕說, 「凡撒拉對你說的話,你都該聽從」, 你老婆說的都要聽。(各位把這句話記起來,可以跟你老公說)。神說, 「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。因為從以撒生的,才要稱為你的後裔。」 然後上帝也保證, 「至於使女的兒子,我也必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,因為他是你所生的。」(創 21:12-13 ) 使女的孩子,也會讓他成為一個大國。
接下來真是好悽慘的一幕。聖經上說,亞伯拉罕清早起來,就給了這跟他在一起最少 17 年的夏甲和以實瑪利(也是他的兒子)餅和一皮袋水。
要知道亞伯拉罕非常有錢,今天如果說郭台銘(台灣一個非常有錢的人)有婚外情,要把她趕出去,相信要付不少贍養費,恐怕要幾億。結果亞伯拉 罕把人家趕出去,只付了一皮袋水和幾個餅,就把人家趕到曠野去了,那不是叫人死?
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,我想大概亞伯拉罕方寸已亂,因為上帝也叫他做這事。但我覺得他被稱為「信心之父」真是沒有錯,他就是信靠上帝,也不 多想什麼,雖然好像應該多有一些預備,但神叫他把她們趕出去,他就這樣做了。
我們知道後面的結局非常好,夏甲跟以實瑪利出去以後,差一點死,但上帝祝福了他們,讓以實瑪利也成為一個大國,夏甲不但沒有受到傷害,還幫 她兒子娶了妻,過得很幸福。如果你覺得神對夏甲和以實瑪利太殘忍了一點,那可不必擔心,因為神讓他們離開出去,其實可能比跟撒拉住在一起要更 幸福得多。
但那不是我們的重點,我們的重點是:為什麼新約裡,保羅會說「是為奴的夏甲,逼迫了撒拉和以撒」?不是完全相反?怎麼來解釋?其實若心平氣 和,用不曲解的想法,是很容易瞭解:
每個人都是罪人,包括夏甲也是罪人。雖然她是被欺負的,我們會同情她,但她也是罪人,她在稍稍有利一點的時候(就是懷孕時),就欺負過撒 拉。聖經上講,她一懷孕就看不起撒拉。所以我們同情弱者是很好,但不要以為弱者就不會犯罪。弱者只要有能力,他照樣會很殘忍,我們人都需要上 帝的憐憫。
夏甲有過這個先例。而以實瑪利?他人像野驢一樣,也喜歡打人的。撒拉固然是自私,但神也是藉著她這個性,採取了一個最好的辦法,就是讓兩個 人分開,這樣還更好,一個人的壞,不會影響到另一個人的好。
我們基督徒今天如果有一種「又分開,又進入」的觀念是最好。我們跟非基督徒是「分開」的,意思是我們有不同的人生觀、價值觀,我們跟你不同 一國的。而又是「進入」的,這意思是我們今天跟非基督徒一起上班,或本來兩個都不信主的夫妻,後來有一個人信了,那麼基督徒進入不信者這裡, 就像宣教士一樣:我不受你的生活價值觀影響,但我要把上帝的愛告訴你。所以有這種「分開,也進入」的觀念是最好,而最不好的是融合在一起,自 己的立場都失去了,對方也沒有因此信主,那是最不好的。
當亞伯拉罕家裡這兩個女人,以及他們生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,我想撒拉是看到這一點,突然想到。在亞伯拉罕把他們趕出去的時候,大概是 102 、 103 歲;撒拉比他小十歲,大概就是 92 、 93 歲;以撒 2 歲;夏甲大概快要到 40 歲;以實瑪利 17 歲。請問,這個家裡,誰最可能先死?當然是 102 歲的亞伯拉罕,他可能隨時會死。如果他一死,這個家,誰作主?有人說一定是撒拉,那可不一定。因為她已經 92 歲,這家裡拳頭最大的是以實瑪利,年富力強的是夏甲。夏甲曾經稍稍有一點地位就欺負撒拉,若亞伯拉罕死了,撒拉和他兒子不是會被逼迫嗎?
第一個可能死的是亞伯拉罕,他 102 歲了;第二個可能死的是撒拉,她 92 歲。如果撒拉也死了,想想中國那麼多後母的故事,你想,夏甲會對自己生的以實瑪利比較好,還是對以撒比較好?當然是以實瑪利,因此恐怕以撒不久也要死了。 故在正常的狀況下,恐怕是越早把他們兩人趕出去越好。只要多一天,亞伯拉罕中風、心臟病的可能性都更高一點,要趕快把這潛在的威脅去掉。
所以,加拉太書沒有講錯,這世界上所有的旁門左道都是為奴的,他們不是在主裡有自由,他們沒有得到拯救。這為奴的隨時想要把那繼承產業的消 滅掉,魔鬼隨時要把上帝的兒女從上帝的手中奪去。我們有神的保守不錯,但也需要儆醒,不要被引誘、不要跟牠唱和,結果被牠吃掉。
再次說,我們(包括主耶穌、亞伯拉罕)生活在這世界上,跟世人在一起生活、甚至互助合作也是不可避免,是好的,但你的信仰絕對不要被他影 響,要用你的信仰影響他。比方同在一個公司上班,或剛才說的本來都不信主的夫妻,後來有一個信主了,也不必離婚,怎麼知道你不能改變他?倘若 那不信的人要離去,就由他離去吧。但你不要那麼悲觀。
求神幫助我們有一個堅定的心,要把我們心中的老我、叫我們不倚靠上帝、沒有自由的奴隸的心、情慾的心,趕出去。約翰福音 8:35 ,耶穌也講這個,奴隸不能永遠住在家裡,我們是神的兒女,是自由的,不要讓那綑綁我們的情慾在心裡,要把它趕出去。
但要趕出去的同時,又要記得麥子和稗子的比喻:麥子和稗子不要一起拔出來。也就是在趕出去時,我們求主幫助盡可能潔身自好,不被別人影響, 而多把福音去影響到其他人,但麥子和稗子是一起生長的。
一起生長,但是,再講另一個觀念,就是不要容許任何的麵酵在心中。一點點麵酵可以讓全團都發起來,一點點沒有趕出去的偶像,可以讓整個聖殿 都崩潰。
所以在摩西五經裡這一類要把迦南人趕出去、殺掉的經文,都要用屬靈的觀點來講,就是都求主把我們心中的那些邪情、私慾、惡念,對上帝不忠心 的想法趕出去。這樣的解釋就好得多。
一點點的麵酵讓全團都發起來,耶穌在馬太福音 16:6 ,說, 「你們要謹慎,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。」 就是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。這些教訓是什麼?就是會讓我們的心思意念,慢慢的為要迎合這世界的潮流,而不以耶穌基督為我們獨一的主,慢慢的不把 神當神。
哥林多前書 5:6-8 ,保羅也是這樣勸,他講到當教會裡有很多嚴重的背道、淫亂的行為時,要把那人趕出去(耶穌也講過)。不是不愛他,也給過他機會,但讓他在那裡產生錯誤的影 響、示範,會讓全團、整個國家、教會都敗壞。
昨天我們禱告會裡不是說有位老先生截肢?截肢兩次,因為截肢一次後發現傷口感染,要再截一次,要把骨頭都?掉。為什麼?因為這些東西只要是 留下一點點,它就會把好的通通吃掉。癌細胞也是這樣,如果不完全消滅掉,它又會出現。
那一點點的麵酵,會讓全團都發起來(保羅在加拉太書也說過)。這麵酵是不好的、錯誤的教訓,但可能是很流行的說法。另外在哥林多前書 15:33 ,也講到不要濫交, 「濫交是敗壞善行。」 意思是一樣的,你隨便交朋友,會敗壞你的心、行為。
交朋友如果像孔子說的,只交三種朋友,「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」:第一個,要很正直的,第二,要原諒我們的,第三,要見識很廣博的;有人說, 就是最好交比你還要好的。但如果這樣,我們大概都交不到朋友,因為每個人都要交更好的,你要交一個比你好的,他說要交一個比他更好的。所以我 們基督徒不是這樣,我們可以跟每個人在一起,當跟任何人在一起時,不是濫交。我們的朋友可能是賭徒、吸毒的、各樣罪惡的人,但還是像我剛才講 的:你要用上帝的愛去影響他,不要讓他賭博的習慣來影響你。
迦南地的居民可怕的地方(包括他們的宗教、通婚),就是那時魔鬼不是用賭博、殺人放火的方式讓這些仇敵跟你在一起,因為如果這樣,我們會很 警覺這是壞的,要拒絕,而牠是說,「你看,我們這樣的敬拜、香煙裊繞也很不錯的;你的兒子很帥,我的女兒很美,我們親上加親,不是很好?」我 要再大膽的講:也很好,像路得和波阿斯這樣也很好,你把你的信仰帶給他,那好得無比,但通常我們軟弱,是他把他的信仰帶給了你,那就壞了。你 沒有這個把握,那就遠離、就隔開、就趕出。
耶穌也講過, 「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,就剜出來丟掉,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,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;若是右手叫你跌倒,就砍下來丟掉,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,不叫全身下 入地獄。」( 5:29-30 ) 當然不是叫我們剜眼睛、砍手;也不是眼睛、手犯罪,而是我們的心不正。
所以我還是說,我們求神讓我們的心能夠聖潔、善良,能向著主,否則在迦南美地(其實也就是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是神造的,還是非常美好),可 怕的就是總有各種的東西來引誘、影響我們:「這就是我們的神,你跟我們一起來拜吧。」使我們慢慢失去對上帝獨一的愛心和信心、倚靠,就通通都 垮掉。一定要把我們心中的鬼魔、私慾,這些不討主喜悅的東西(哪怕只有一點點),都要求主把它挪去。
當然我們這一輩子,也許挪去了,又有新的來,因為最壞的不是外面迦南地的居民,是我們罪惡的本性。這罪惡的本性,在信靠耶穌、與主同死時, 已經是基本上被消滅,但它總還有敗部復活的可能。
就求主讓我們不要因為他們在這地方強大、不要因為他們說他們的強大和富裕是迦南的神給他們的,我們就開始跟他們示好。最好的還是像波阿斯跟 路得那樣,我對你好。而最好的還是把我們的信仰告訴你,讓你能接受;最不好的就是我們兩個一起來忘記上帝,去拜假神。就是這兩種,沒有第三 種,你即使形式上把它趕出去,而心中有魔鬼,那都不行。
我也常講,不管是清教徒,或今天,在澎湖買個小島隱居,所有收到的訊息、看到、聽到的一切都是屬靈的事、聖經、教科書都是按著聖經寫的,我 們還是很快就會墮落,因為邪惡不是從外面來的,是從我們心中發出。保羅說,「我已經賣給罪了。」但耶穌釋放了我們,我們得救了,就不要再給魔 鬼留地步。
整個這「把迦南地的居民趕出去、消滅」的吩咐,是要我們靠著上帝的恩典,把我們這些邪情私慾消滅,而且消滅的方法不是天天去怎麼樣打擊它 們,而是天天讓主在我們心中更為大、更佔有我們的一切。
天父,我們謝謝?的恩典,求主憐憫恩待,使我們在看?話語的時候能理解得正確,也希望孩子今天能講解得正確。但更重要的,教導我們怎麼行, 才能夠讓自己被?的寶血、話語、聖靈來潔淨,我們相信?會成全這樣的事。
謝謝主,奉主的名禱告,阿們。